Monday, October 27, 2008

走過台灣的50年代 vs. 70年代,那90年代?



家鄉的茶園開滿花,媽媽的心肝在天涯,夜夜想起媽媽的話,閃閃的淚光魯冰花˙˙˙

鍾肇政(
1925年生,台大中文系肄業)筆下的《魯冰花》是一部描寫台灣(民國)40~50年代艱苦的茶農生活。在編劇吳念真,導演楊立國的改編之下,獲得了第二十六屆金馬獎,第四十屆柏林影展人道精神特別獎。故事最強的戲劇點,就是由兩個小朋友的圖畫,引申出教育方式與貧富差距衝突


位於民生圓環的國立台灣文學館,戰後曾為台南市政府所用,帶著爸媽走進第一座國家級的文學博物館,欣賞《鍾肇政文學展》,館員十分熱心介紹「我們的電影廳很高級喔」,稍後要播放電影《魯冰花》,歡迎觀賞。

春天開花的魯冰花,凋謝了就做茶園的肥料。電影中的小姐弟要上學就得划兩個半鐘頭的竹筏過湖到學校,城市來的美術老師
郭雲天發現弟弟古阿明(黃坤玄飾)的繪圖天份,會讀書的姐姐古茶妹(李淑楨飾)卻選擇不再上學,在家幫忙所有的家事,讓弟弟專心學習。最後因為家境太貧困,又營養不良,在作品得到國際大獎前,弟弟就已因病去逝了。


雖然我無法體會那年代的生活艱困,卻也為劇中小姐姐身兼母職的犧牲,感動不已。身邊隱約傳來擤鼻聲,光線昏暗看不太清楚,好像是媽咪在流淚。走出電影廳,媽咪說,電影演的就是他們那個年代。媽咪生長在高雄縣的漁村「茄萣」,外公每趟遠洋捕魚回來,總被熾熱的太陽烤的又黑又瘦,國小就拿縣長獎的媽咪,看到爸爸這麼辛苦,就跟外公說:「我讓你賣去妓女戶,幫你賺錢」˙˙˙(好想緊緊地抱住媽咪)


(民國)70~80年代,伴隨著台灣經濟快速起飛,讓我們這一代不僅擁有良好的教育環境,家庭條件好的,甚至還上才藝班。鋼琴課、歌唱班、繪畫課、作文課、速讀、游泳小時候,媽咪看我常抓頭抓個不停,我說頭痛,她就費心地燉腦給我補腦,奶奶不捨地跟媽咪說:「妳給她學少一點,她就不會頭痛了」。爸媽創業之初,早上六點開店,一定等到最後的客人離開才關店,常是晚上十一點多,他們拼命地改善家庭經濟,翻開我和弟弟小時候的照片,總是笑得很開懷,無憂無慮。


相隔一天,在高雄市音樂館前,Ricky Martín的熱門樂曲歡聲雷動,年輕的學生們穿著火辣,搖曳的舞姿,走近點看,哇!「花式調酒大賽」。週末兩天,仿佛走進時光隧道,從父母他們的艱困年代,到吃苦耐勞地拼出台灣經濟奇蹟,再到用洋玩意來比賽的學子們。時光無法倒退,但可以回溯,還好有電影和文字,保留了珍貴的歷史足跡,讓我和父母的世界又拉近了許多。

Sunday, October 19, 2008

減碳迺府城–搭公車,尋荷跡

NetherlandsHollandDutch,到底哪一個才是荷蘭國名?每年ING(安泰人壽/荷商)國道路跑,選手們穿著「橘色T shirt」,橘色象徵荷蘭?


2008府城荷蘭 日在安平樹屋(昔日德記洋行倉庫)踏尋往日的荷蘭文化、建築遺跡。台南市政府提供假日免費的遊園專車Map 及免費觀光休閒公車88路(安平線)Map 99路(台江線)Map 。在台灣第一次體驗Tour Bus玩法,意外發現不僅省下找停車位時間,累了可以在冷氣公車上打盹。


我手上貼了寫著Holland 的橘色貼紙

荷蘭佔領安平

三百多年前,歐洲幾個海權國家拼命向遠東地區掠奪。荷蘭入台江,佔領赤崁社地。相傳荷蘭人登陸後,向當地居民提出以重金換取一牛皮大小的土地。當地居民以為一張牛皮大的土地,連房子也蓋不成,就答應了其條件。想不到荷蘭人將牛皮剪成一條條的細皮帶,圈出一大片土地,於是安平附近就落入荷蘭人手中。接著荷蘭人更在一鯤身築熱蘭遮城(Zeelandia,即今日的安平古堡)建立砲台,是荷蘭軍政及商務中心


荷蘭名稱的由來

Holland」是荷蘭(Netherlands)中西部的一個省,分為north and south Holland。因此Holland是非正式用語;「Netherlands」(荷蘭語是低地的意思)則是正式用語。


至於為何又有Dutch(荷蘭人總稱),或是Go Dutch(各付各的)說法?要追溯十七、八世紀,英國與荷蘭為了競爭海洋資源(鯡魚)及航海貿易開戰,英國人對荷蘭人不滿,於是在英文裡把「Dutch」這個字貶低,幾乎有Dutch的片語都有輕蔑的意味。最常說的就是「Go Dutch」,就是影射荷蘭人小氣,不願意請客。


荷蘭人吃Herring是用手拿著魚尾,魚頭向著嘴巴,直接搭配洋蔥生吃

橘色天空下的起司
每年430,荷蘭女皇生日。全民陷入瘋狂狀態,啤酒喝到爽,更重要的是大家都要穿橘色,橘色在這天大受歡迎是因為荷蘭王室姓Orange,所以橘色理所當然成為了荷蘭的國色!

灑有糖粉的小鬆餅(Poffertjes)是荷蘭傳統的家庭式料理,取用帶點鹹味的起司烘培,吃起來有點像台式的雞蛋糕,最後再灑上薄薄的糖霜。

你知道一個荷蘭人一年要吃掉多少起司?

答案是8公斤。不知道是不是飲食加上騎腳踏車習慣的關係?荷蘭人的平均身高為歐洲之冠,男生平均身高約184公分,女生平均身高則約174公分


相傳乳酪的製作原理是阿拉伯遊牧民族最早發現的。遠古時代,有一遊牧民族因為要橫越沙漠,就以小牛的胃作成的皮囊裝牛奶。騎馬走了幾個小時之後,因為口渴要 停下來喝水解渴,結果發現皮囊內的牛奶分成了兩層,透明液體狀的乳漿與白色塊狀的凝乳。因為裝小牛胃富含酵素,牛奶因馬匹的奔馳而充分地與酵素攪拌,加上高溫,而發酵成透明的乳漿和固體狀的凝乳。這就是今日乳酪製作的主要過程。


上帝造海,荷蘭人造陸

國土四分之一低於海面,荷蘭人堅毅的精神與鬱金香、風車、木鞋一樣聞名於世。荷蘭木鞋以柳木製成,因為柳木質輕容易雕製,在以往長達十數個世紀裡,一直是荷蘭人主要的鞋。穿木鞋雖不太適合激烈運動,但木鞋堅韌、成本低,具有防濕作用,這對低地國的人而言非常重要,因為低地濕氣很重, 而木鞋卻不畏濕氣,這是荷蘭人喜歡木鞋的主要原因。


以往荷蘭人以手工製造木鞋,一個老手一小時才能完成一雙,現今用機器生產,平均每三分鐘就可完成一雙。


最小雙的木鞋背後有磁鐵那種一個$120,好貴,不知道材質是否為柳木

荷蘭木鞋是不是荷蘭人發明的?

答案教人吃驚, 不是!


今日的荷蘭木鞋源自法國布列塔尼地區。布列塔尼 (Bretagne) 地勢低窪,濕氣沈重,當地居民發明木鞋,後來漸漸北傳,由法國諾曼第 (Normandie) 比利時傳入荷蘭,不意竟在荷蘭大受歡迎。 到法國諾曼第及布列塔尼會發現少數人穿著與荷蘭幾乎是一模一樣的木鞋,當地文獻也記述了木鞋的興起與消失, 因此今日的荷蘭木鞋只不過是把布列塔尼木鞋加以發揚光大。


荷蘭的傳統服飾

小帽、圍裙,給人很童話的感覺。但事實上,荷蘭的傳統服飾是很多采多姿的,並沒有統一的樣式,各個地區都有屬於自己風格的服飾。


現場可租借荷蘭傳統服飾拍照

荷蘭偶戲

荷蘭的漢學發達,19歲的羅斌憑著興趣進入荷蘭萊登大學(University of Leiden)主修漢學,開始研讀四書五經、元代戲曲、明清小說等中國古典典籍。他是荷蘭萊登大學漢學博士,第一次接觸到中國傳統的偶戲,從此便對偶戲文化著迷不已。羅斌說:「因為它平民化,讓我更能從偶戲的世界,去體驗中國人的生活。」


羅斌的外祖父是船公司的掌舵手,在1920年代至1945年間,就跑遍印尼、中國和日本等亞洲國家,很喜歡東方,因此羅斌從小就在家中看到許多來自東方的藝術品及擺飾,成為他初始對東方的一種想像。活動現場也舉辦羅斌先生的著作《Formosa一個島嶼的故事》簽名會。


《台原偶戲團》來自荷蘭的漢學博士 羅斌編導,融合荷蘭童話故事與台灣偶劇表演藝術

免費觀光休閒公車行駛路線

安平線(88路)每30分一班:

火車站延平郡王祠(民生綠圜文化園區)文化中心孔廟(孔廟文化園區)赤崁樓(赤崁文化園區)水仙宮(五條港文化園區)市政中心億載金城安平古堡(安平港歷史風貌園區)安平港觀光漁市場

火車站前公車南站出發 首班0830 末班1800
安平港觀光漁市場出發 首班0945 末班1915


台江線(99路)每1小時一班:

火車站赤崁樓(赤崁文化園區)水仙宮(五條港文化園區)安平古堡(安平港歷史風貌園區)四草大橋四草(台江生態文化園區)鹽田生態文化村


火車站前公車南站出發 首班0900 末班1600
鹽田生態文化村出發  → 首班1000 末班1700

Saturday, October 11, 2008

相同的「泡麵」,不同的懷念

異國學子,在寒冷的冬夜,泡上一碗熱騰騰的「統一麵」,倒數三分鐘打開杯蓋,一股拌炒油蔥酥的肉燥香撲鼻而來,這就是家鄉的味道。一包十幾元的泡麵,對我們這一代而言,它是最具台灣味的美食之一,不論在國外唸書或是自助旅行,聞到這股熟悉的味道,循著香味而去,一定可以找到同胞。


但在父母的成長年代,泡麵卻是「窮人的食物」。媽咪說,年輕時為了存錢,捨不得吃公司(台灣針織)一頓$3的伙食,就買一包$15的碎泡麵(一包像白蘭洗衣粉那麼大),天天當晚餐可以吃上一個月,吃了一年竟然軟腳。泡麵對她來說,再香再味美,都無法吸引她上桌。


兩代一同參觀「泡麵特展」(地點: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
B1),先擱下迥異的情感,來探索這「三分鐘的魔法食物」。

Maggie拍攝/這位小朋友好奇地看著超大碗泡麵裡有什麼好料

泡麵的發明

民國 20年代,由台灣前往大阪求學的窮學生們,很多人都吃不慣日本生冷的食物。想念熱湯麵的台灣苦學生都會請家人由台灣寄「雞絲麵」解饞;而當年到大阪念牙科的張國文,也請母親寄雞絲麵給他當消夜。某日,張國文吃了原產台南的雞絲麵後,靈機一動想到用 「熱水泡麵」的速食點子,很快地在「東明食堂」賣起最早的「速食麵」。

Maggie說~大統百貨曾經是高雄人逛街的地標,小時候爸媽帶我們逛大統,走累了就到樓上的美食街點一碗現泡的雞絲麵(湯底再加個蛋),熱湯汁沖入麵碗中融合著青脆的小白菜與蛋汁的幸福味道。

泡麵的發展

有生意頭腦的安藤百福(吳百福)看見了二次世界大戰後人民的貧困潦倒,生活物資的缺乏,日本民眾在淒風苦雨中於拉麵攤前大排長龍,只為了吃一碗拉麵,基於想讓每一個人都可以吃飽,可以隨時享用到熱騰騰拉麵的簡單念頭,使泡麵風靡了世界各個國家,成為飲食市場上的新寵。

張國文以二千三百萬日圓的價錢,將泡麵的專利讓渡給了吳百福,吳百福交遊廣泛又會做生意,不但自我宣傳,還花大錢打電視廣告,讓速食泡麵一夜之間紅遍全日本。


1958
年安藤百福(吳百福)創辦的「中交總社」改名「日清食品」Nissin推出「雞湯拉麵」,從此泡麵成為人們熬夜加班、念書的良伴,或是家裡不開伙時最方便的餐食。

[註]安藤百福,可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安藤百福本姓吳,在1910年出生於嘉義朴子,22歲那一年加入日本籍,才改姓安藤。


泡麵的原理



泡麵的名稱

台灣叫「泡麵」或「速食麵」,大陸叫「方便麵」,香港叫「公仔麵」,日本叫「即席麵」。



泡麵的市場

2007年全世界的消費量為978億包,最愛吃泡麵的國家是大陸,最不愛吃泡麵的國家是歐洲,銷售量的80%集中在亞洲,台灣一年消費8億包。

Maggie拍攝/在入口處引人好奇的巨大麵條與麵桶

泡麵在香港

日清公司的出前一丁在香港是非常受歡迎的泡麵。「出前」是外送、外賣的意思,「一丁」意指一份,此名稱的意涵就是「外送一碗好吃的麵到家」,在外包裝上也有日本人送外賣的圖案。

Maggie拍攝/媽咪說這外送的麵櫃可是他們那年代的特色,很環保呢

泡麵在泰國

泰國最大的品牌叫Ma Ma,以酸辣口味為主,沒有其他調理包,比台灣口味清淡。


Maggie拍攝/辣MaMa的圖案直接說明泡麵的口味

泡麵在韓國

韓國料理中有道「辛拉麵」就是煮泡麵的意思,大約$100左右還附一碗白飯,除了泡麵外,有些店家還會額外加入泡菜、青菜和蛋,我覺得挺划算。

哪裡有好吃的(炒)泡麵/雞絲麵

阿財雞絲麵 (鹽埕老店,Maggie推薦乾雞絲麵)
住址:高市鹽埕區壽星街 11 號(七賢路底看到一間五金賣場那條路進去)
電話:(07) 521-5151
營業:下午
3:00 晚上 11:00,每星期日公休

韓玉館 (南科,較平價)
住址:台南縣新市鄉仁愛街66
電話:(06)589-4970


韓國館
(南科,生意很好,晚餐要先預約)
地址:台南縣善化鎮信義路166
電話:(06)5838207


杜鵑雜食 泡麵達人館(有
韓國、日本、泰國泡麵,統一麵加青菜、雞蛋和金針菇$60/碗)
地址:台北市新生南路7610號之1 (台一牛奶旁巷子)
電話:(02)3365-2375
營業:上午10:00 ~晚上10:00




金門炒泡麵
(金門四寶:貢糖、高粱、菜刀、炒泡麵)
做法:
1.
維力炸醬麵兩包泡熱水
2.起油鍋,炒高麗菜
3.高麗菜炒軟後,泡好的麵下鍋
4.炸醬包下鍋炒勻
5.蛋花打散,下鍋快炒
6.灑蔥花與調味料,完成



點Play鍵,可線上收看炒泡麵的戰地報導


保哥黑輪 (炒泡麵)

地址:台南孔廟對面的府中街進去往右手邊第一條巷子
營業:星期四公休



Maggie帶爸媽旅行的路線

1:30PM 從家騎單車到科學工藝博物館 MAP(門票$100,展覽檔期
2:00PM 
工博館1F:3D劇院「獅王爭霸戰」(電影票$150,節目場次
3:00PM 工博館4F:科學桂冠(磁浮列車教學,李遠哲成長~啟蒙介紹)
4:00PM 工博館B1:泡麵特展,阿公阿嬤ㄟ生活智慧特展
5:00PM 工博館開放:上午9:00~下午5:00,週一、除夕、年初一休館

Maggie拍攝/工博館的戶外林木盎然,夏末傍晚居民常在此遛遛狗、話家常

參考資料

1.
泡麵文化 江璇等
www.shs.edu.tw/works/essay/2007/03/2007033122502168.pdf


2.
「泡麵特展」 統一企業&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主辦
http://www3.nstm.gov.tw/InWeb/

Sunday, October 5, 2008

帶爸媽去旅行–「源」起


Maggie翻拍舊照片/爸媽婚後幾年白手起家打造伴隨我們長大的書局


週五下班到台南荒野協會聆聽葉重利先生(台南企業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分享他的幸福宣言~談親子旅行。一張張的照片述說著父子倆的親情和一起編織的共同記憶。



Maggie翻拍舊照片/日據時代爺爺是機務段主管,小時候住在鐵路眷村



Maggie翻拍舊照片/爸媽帶我們到高雄澄清湖旅遊

演講後從台南開車回高雄路上,眼前湧現一幅幅畫面,白手起家的爸媽在我和弟弟都還小的時候,存錢買輛裕隆車(平常捨不得開,還天天去擦車,被朋友們笑是「車奴」)。每年過年媽咪總用心地規畫一家四口的過年之旅,大手牽小手從台灣到國外,上山又下海,一起在鯉魚潭搭帳篷露營,到國外度假小島嘗試刺激的水上香蕉船。我問他們,為什麼那麼小就常帶我們到處旅行?只是一個簡單的念頭,『希望我們可以多接觸不同的知識』。

Maggie翻拍舊照片/爸爸的裕隆車帶著我們趴趴GO

長大後常想如何回饋反哺之恩,多年來在外地工作,就買東買西的送爸媽,想表達對他們的愛。這場親子旅行的演講,讓我興起『帶爸媽去旅行』的想法,小時候,是爸媽牽著我們;長大了,我要牽著他們一起去看世界,從旅行中尋找他們的人生夢想。


Maggie翻拍舊照片/大學時代全家人的宜蘭太平山森林公園之旅


帶爸媽去旅行,是我對他們的飲水思『』,也是兩代一同追尋生命的『』頭。就從台灣出發,「台灣
319鄉鎮」向前行,每個月我們要造訪23景點,這是我對他們許下的承諾。


Maggie翻拍舊照片/農曆過年全家人到大陸北京旅行(2001年)


Maggie翻拍舊照片/農曆過年到印尼沙巴旅遊(1999年)